夏天想带宝宝去游泳?去海边浪?先看完这篇再说!

人阅读来源:Macare(玛珂迩)妇产医院

夏天又到了,很多爸爸妈妈都在蠢蠢欲动,准备趁着假期带着宝宝到海边浪一下,或者带宝宝去游泳。那么,在行动之前,爸爸妈妈们应该先看一下这篇文章。



前段时间,美国德克萨斯州4岁男孩弗兰基到天然水坝游泳,弗兰基当时在及膝深的水中玩耍,被远处一艘船打来的浪击倒,头部浸入水中,他随即被救起来,并且继续玩耍。


一周后的夜里,弗兰基在睡梦中突然惊醒,无法唿吸,在抢救一个多小时后被宣告死亡。


医生在他的肺里和心脏周围发现水,并告知他的父母弗兰基因“干性溺水”也即“二次溺水”身亡。


其实这是典型的“二次溺水”的一个案例,弗兰基确实经历了“干性溺水”的过程,但是在这个过程之后并没有立即出现任何不适症状,而“二次溺水”是指溺水后24小时之内出现,由肺内病变引发缺氧从而能出现持续咳嗽、气促唿吸困难、胸痛、精神萎靡或嗜睡、发热、情绪异常等症状。


弗兰基是在溺水后的一周出现了一系列的并发症状,符合“二次溺水”的症状。



干性溺水是指在淹溺发生的早期阶段,因受到强烈刺激(包括冰冷的刺激、惊吓、惊恐)和过度紧张导致喉头痉挛,结果声门关闭不能正常唿吸继而缺氧,严重者会出现窒息甚至死亡。由于溺水者肺里面是没有水或有少量的水,所以称干性。


干性溺水表现为肺部没有进水或者少量进水,进水量不足以影响肺泡进行气体交换,而溺亡的主要原因是因喉头痉挛、声门关闭、脑部缺氧致脑水肿,窒息后反射性恶性心律失常,最后心跳停止。


“干性溺水”的症状:发生干性溺水时,首先会出现口唇发干、唿吸困难、颜面肿胀,嗜睡、倦怠等症状,接着就会出现昏迷、窒息甚至溺亡。


从发病机理来看,主要会引起脑水肿和窒息后反射性恶性心律失常、心搏骤停。



并不是只有孩子才会出现“干性溺水”


其实不是的,“干性溺水”并不是只针对孩子,成年人也有可能会出现“干性溺水”的情况。


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担心了:既然游泳没有溺水都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,那夏天谁该敢去游泳呢!万一“干性溺水”发生在自己身上岂不是得不偿失了,不能为了贪图游泳一时的乐趣而白白把自己命都搭进去了啊!


但是,大家并没有必要担心游泳之后出现“干性溺水”或者“二次溺水”的情况,因为“干性溺水”发生的概率很小,而“二次溺水”是“干性溺水”少有的一种表现形式,具有隐匿和延迟发作的特性,发生的概率在2%-5%之间。


因此家长们并不需要担心会出现上述情况而选择不带孩子去游泳,“二次溺水”只占普通溺水的1%,家长们需要担心的是如果预防剩下99%的普通溺水。




玛珂迩提醒各位家长:如果孩子在游泳池出现溺水、挣扎等情况,即便之后表现正常了,接下去的1-24个小时内也要加强对孩子的观察。


如果发现孩子有唿吸困难,胸痛咳嗽,行为举止突然变化,极度疲劳等不适症状,就需要赶紧把孩子送去医院就诊检查,看看是否是溺水导致的一系列反应,从而进行治疗。


夏天来了,无论是出去海边浪,还是去游泳,家长都要做好安全措施哦!


来源:婧麒母婴生活馆

泉州玛珂迩妇产医院
电话:0595-68293333 闽ICP备16015342号
地址:泉州市丰泽区东海街道云鹿路252号(麦德龙斜对面)<br>投诉电话:0595-68293333 人力资源部电话:1775090833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