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有“睡渣宝宝”怎么办?原来问题都出在家长身上!

人阅读来源:Macare(玛珂迩)妇产医院

误区

“医生啊医生,我儿子是不是发育不好?他的精细动作都做不好,抓东西抓不起来。”

“是吗?你让他抓什么抓不起来?”

“那个黄小米呀!”

“呃……孩子才一周岁,能抓黄豆就不错了……”

有多少养育不当的家长,也就有多少拨苗助长的父母!

在泉州玛珂迩妇产医院儿科主任黄晓春的办公室里,她讲了前面这个小小的例子,当下孩子的养育问题出现了两种极端,一种就是过度呵护型,一种就是这例子里的拨苗助长型。

刚刚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进修深造半年归来的她,带着满满的全新内容忍不住要分享。

 

△黄医生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江帆教授合影

 

作为一名新生儿医生,她见过太多早产儿、高危儿,知道后期的儿童健康管理对一个家庭来说有多么难又多么重要。

 

1 家有睡渣宝宝,大多是家长早期不良习惯造成的

 

妈妈们最棘手又最常见的一个事就是:别人家的宝宝很好入睡,为啥我家的宝宝就那么难呢?

黄医生说:“宝宝的睡眠周期比较短,约2个小时左右,夜间睡眠是不断循环的,有深睡眠及浅睡眠之分,正常是宝宝晚上都会有2?6次的短暂觉醒,觉醒之后依靠自我调节和自我安抚能力,很快就能睡着了。

但如果是睡渣宝宝,觉醒后没办法靠自己的能力安睡,总是需要家长的帮助,而这些睡渣宝宝大多都是早期带娃误区导致,比如抱睡、奶睡、不戒夜奶等,抱睡、奶睡让婴儿的大脑失去了自我安睡能力,而夜奶则打断了孩子的睡眠规律。”

很多人都知道抱睡不好,但为什么不好的原因却说不上来,原来就是婴儿的大脑自我安抚能力被改变了。一旦家有睡渣宝宝,便需要专业指导来纠正了!

 

△为客户耐心解答中的黄医生

 

“添加辅食的方式也会影响到说话和性格!”

别以为婴儿都是能吃能睡怎么可能得厌食症?黄医生在上海就见过一个孩子,到了一岁多了还在吃糊状的食物,甚至还碰到十岁的孩子还在用奶瓶喝奶,说是怕孩子呛到,大人的过度保护以为是为孩子好,孰不知害了孩子。

“糊状食物的能量密度太低了,就会导致营养不良、厌食的出现,更重要的是影响孩子的进食技术和咀嚼功能,从而影响到孩子将来语言发育以及性格的独立性。”

还有一点,那就是辅食过于单一,要知道孩子的对新东西一开始都是拒绝的,有时候至少要试上十几次才能接受,而有些家长试个一两次觉得孩子不喜欢吃就不再尝试了,久而久之,偏食就产生了。

 

2 早期发展投入是一生收益率最高的阶段

 

“孩子不好入睡、频繁夜醒,是有原因且有办法改变的,你知道吗?”

“一岁半的婴儿患上厌食症不是什么罕见的事了,而症结就在大人的身上!”

“婴儿的吃饭不仅仅是营养的问题,甚至影响到他的性格与心理,这中间有些什么微妙的联系呢?”……

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半年时间里,黄医生主要侧重在儿童睡眠、语言发育、喂养困难等方面进修,发现太多家长在喂养方面存在误区,尤其是隔代养育的家庭里问题更多,缺乏行之有效的系统而权威的指导和干预。

“国际医学上已经公认,针对生命早期发育的投入是一生收益率最高的阶段!而每个孩子的成长气质都不同,就应该搭配不同的家庭教养环境。”黄医生谈到。

 

 

很多大城市的医院都推出了新生儿健康管理方案,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,通过医生专业的检查对孩子的发育进行评估,从而提出针对性的育儿指导,及时改变教养误区,并发现孩子的天赋。

“比如我们曾经给一个不到二周岁的孩子做智力测试时发现,他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三周岁孩子的水平,知道了孩子在这方面的天赋,将来无论是在选择兴趣或专业上,都可以更加准确。”

 

3针对12个月以内孩子推出健康管理方案

 

从上海进修回来后,黄医生马上又到省妇幼儿保科学习,带着她儿科从业十几年的经验,以及在国内最权威机构的儿保进阶学习,玛珂迩也将从下个月起正式推出泉州的首个“儿童健康管理年度套餐” 以及“儿童早期发展课程”。

 

 

从出生后到1岁,针对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体检内容,除了体格检查之外,更重要的是从育儿指导、神经行为发育评估、早期潜能开发、家庭养育环境等等全方位入手。甚至通过亲子游戏和动作指导,对12月以内的孩子进行更精确的成长培育。

早有国外专业学者表示:现在投资于儿童保健的资本,25年后家庭和社会都会得到巨大的回报。

而这种根据儿童发育水平来制定养育方案的,这就像在种植之前,先看看土壤是否适合生长,再来决定如何培育树苗的方法,方是一生之根本。

---END---

文字/青蛇 摄影/婷子

泉州玛珂迩妇产医院
电话:0595-68293333 闽ICP备16015342号
地址:泉州市丰泽区东海街道云鹿路252号(麦德龙斜对面)<br>投诉电话:0595-68293333 人力资源部电话:17750908333